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案例 > 正文

赋能“红种”:高校党员助力非公企业筑堡垒的

2025-08-2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赋能“红种”:高校党员助力非公企业筑堡垒的实践与启示

兰州工业学院  孟雅喆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建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作为省级样板党支部,我支部深刻认识到:高校党建必须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2023年6月,在跟踪毕业生党员去向时发现,某转制建筑企业存在党组织空白,且原支部委员陈某被企业委以建支重任。支部立即将此列为重点政治任务,组织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及《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红色种子工程”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将助力非公企业建立坚强战斗堡垒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

二、健全品牌体系,全面落实“五有”建设标准
       (一)品牌名称彰显政治内涵
       确立“红色种子工程”主品牌,下设“星火赋能”子计划,喻指高校培育的党员骨干如红色种子,在非公领域播撒星火、筑实堡垒。
       (二)视觉标识强化组织认同
       设计核心标识:金色麦穗环抱嵌有党徽的红色种子,顶端星火汇聚为堡垒轮廓,基座书本与齿轮象征产教融合。该标识应用于《非公企业建支指导手册》等正式文件,强化政治象征。
       (三)工作理念指引实践路径
       确立“离校不离党、赋能不断线”核心理念,配套“三到”工作准则(人到:组织对接;策到:资源输送;效到:堡垒达标),确保政治功能实现。
       (四)务实举措压实主体责任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支部书记统筹协调,72小时内组建“政策攻坚组”“流程督导组”;组织委员编印《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规范指引》,含15项标准化模板;纪检委员通过云端预演严把选举程序关,纠正3处规程疏漏。
       (五)实效导向检验政治担当
       通过17个工作日高效攻坚(低于常规流程43天),成功推动该企业党支部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获区委组织部授牌“党建强企示范点”。新建支部牵头组建“BIM技术党员攻坚组”,促成企业中标兰州奥体中心配套项目,实现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

三、创新工作机制,破解非公党建现实难题
       (一)双岗协同贯通信息壁垒
       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兼任辅导员优势:依托就业台账动态锁定12家党建薄弱企业,建立“红种”预警清单;调用校企合作资源,3日内协调解决企业党建场地、经费问题;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输送党建书籍42册,夯实思想阵地。
       (二)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
       创建“三位一体”赋能包——政策工具包:汇编中央、省市非公党建政策17项,制定《选举工作流程图》;案例资源库:移植省级样板支部建设经验,精选非公企业优秀案例;双导师机制:指派支部书记与校党委组织员提供全程跟踪指导。
       (三)云端赋能突破时空限制
       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跨地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48小时完成5名党员档案移交);模拟支部成立大会预演,确保程序“零差错”;建立“红种”党员长效联络群,持续输送学习资料。

四、深化实践成效,彰显高校党建时代价值
       (一)拓展组织覆盖广度
       首批纳入“红种工程”的12名毕业生党员中,已推动3家企业启动建支程序,扩大新兴领域党建阵地。
       (二)淬炼党员政治本色
       受助党员陈某获评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其撰写的《非公企业选举工作实操手册》被区委组织部推广。
       (三)创新校地共建模式
       支部与新建企业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四联机制”(理论联学、阵地联建、人才联育、发展联促),相关经验入选2024年全省高校党建创新案例集。
       (四)赋能区域发展大局
       新建党支部推动企业参与“强省会”行动,承接市政重点项目2项,党员技术攻关降本增效超10%,实证“党建就是生产力”。

五、经验启示与未来规划
       实践深刻表明:高校党建必须打破“象牙塔”局限,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效。我支部将持续深化“红色种子工程”。首先,构建跟踪培养机制,对毕业生党员实施“三年育垒计划”;其次,拓展校企组织共建,每年结对23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最后,打造标准化赋能体系,开发《非公企业党建实务》在线课程。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嘱托,以三个坚定不移扛牢政治责任。
       (在深化思想铸魂上坚定不移
       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根本遵循,每年组织“红种”党员返校开展“筑牢堡垒初心”专题培训,确保高校党建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在拓展实践成效上坚定不移
       实施“红种燎原三年行动”:2025年建成 非公企业党建服务工作站,辐射帮扶5家企业;2026年开发 《非公党建实务标准化课程》 ,纳入全省高校支部书记培训体系;2027年推动 “校—地—企”组织共建联盟落地,形成可复制的“甘肃经验”。
       ()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坚定不移
       严格执行 “三项制度”,对毕业生党员实施“离校五年党性体检”,辅导员联动支部建立成长档案;联合地方党委制定《新建党支部质量评估细则》,实行“高校初评+地方复核”双认证;每年选派2名支委赴共建企业挂职锻炼,同步吸纳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校外辅导员。
       高校是培育红色种子的沃土,更是筑牢执政根基的基石。 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