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新时代党建教育研究部介绍
组织机构
民意调查
联系方式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培训活动
走进革命圣地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党务工作培训
纪检监察培训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现场教学
党建教育专家
培训掠影
学员心声
编辑出版
党建读物
《党旗飘扬战疫情》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党建知识
党建知识
网上纪念馆
学习经典
党章党规
党建出品
通知公告
人员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案例
> 正文
构建“一标三筑两创”党建工作机制,打造提升
2025-08-2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构建“一标三筑两创”党建工作机制,打造提升新时代党员发展质量新体系
地测学院本科党支部 邢凯、白傲阳、崔雪湘
一、党建创新背景、简介
(一)背景与起因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构建了“一标三筑两创”党建工作机制,旨在探索一条新时代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新路径。“一标”即明确党员发展的标准,确保选拔的党员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三筑”包括筑牢思想根基、筑强组织堡垒、筑实作风防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两创”则是创新党员培养模式和创新党员管理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党员特点。
(二)党建工作案例简介
设计思路为,首先制定党员发展的规划和目标,按照“一标”的要求,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重点。针对“三筑”,设计相应的教育培训课程、组织活动和监督考核机制:思想教育方面,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建立党员发展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其次,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设定评估指标,对党员发展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思想素质、工作表现、群众评价等方面。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一标三筑两创”党建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党员发展的需求。
二、党建创新具体做法
(一)“一标”精准化:多维标准严控入口
精心制定党员发展标准,涵盖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工作业绩、群众基础等多个维度的具体要求。政治素质方面,着重考量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忠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和执行能力;工作业绩方面,评估其在本职工作中的成果、创新能力以及对学院的贡献;群众基础方面,考察其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业绩、群众基础四大核心维度基础上,新增学科竞赛与劳动实践专项指标:
1.学科竞赛:
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至少参与1项校级以上竞赛,获得省级奖项者优先发展;
2.劳动实践:
年度参与校园劳动≥20小时、社区服务≥4次,且需提交实践反思报告;
此外,为每位发展对象建立《党员发展实践档案》,全程记录竞赛项目、劳动时长、团队贡献,并纳入预审答辩环节,确保入口质量与能力实践深度融合。
(二)“三筑”融合化:思政与能力双轨并进
1.筑牢思想根基:红色基因融入创新实践
大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有计划、有规律地组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专题讲座,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深度解读,让党员深刻领悟其精髓;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结合实际学习和生活,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和党性锻炼活动:
有序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让党员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庄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在激昂的誓言中唤醒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坚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
竞赛驱动理论转化:
党支部创新构建 “党建+科技创新”赛事赋能机制,通过专项竞赛设计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技术创新实践。明确要求参赛作品有机嵌入党史元素与红色基因,引导党员在技术研发中主动实现理论认知向实践创新的价值转化,形成 “以赛促学、以创固信” 的思想淬炼模式。该机制聚焦技术攻关与政治引领的双向赋能,推动党员在创新实践中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的政治认同与行动自觉。
劳动锤炼党性修养,实践锻造价值根基:
系统建立 “劳动教育党性锤炼体系” ,构建常态化劳动实践场景。通过承包制维护任务与周期性反思报告制度,强化党员在劳动过程中对奉献精神、集体意识、纪律观念的体悟内化。同步设计 “仪式化廉政教育载体” ,将植树等劳动项目转化为廉洁文化浸润场景,结合承诺宣誓仪式深化纪律规矩意识,实现劳动实践与党性修养的深度融合,筑牢党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筑强组织堡垒
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依据工作性质、部门分布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党组织架构,使党组织的运行更加高效顺畅。大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明确党支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从而显著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明确党支部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制定详细的党支部工作流程手册。从 “三会一课” 的组织实施、主题党日活动的策划开展,到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都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模板。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提升其业务能力和规范化工作水平。建立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规范化建设指标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表现优秀的党支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党支部及时督促整改,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确保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着力加强党组织的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党员活动中心,配备先进的学习设备和舒适的交流空间;精心设计党建文化长廊,通过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先进模范事迹、党建工作成果等,营造出浓厚的党建氛围,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3.筑实作风防线
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观看廉政教育影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党员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完备健全的党内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细化监督内容,拓展监督渠道。加强对党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党员始终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三)“两创”动态化:培养与管理协同创新
1.创新党员培养模式
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在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在线学习课程,让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党的理论知识;建立在线考核系统,及时检验党员的学习成果。在线下,组织面对面的培训研讨、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促进党员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创新党员管理方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从政治学习、工作表现、志愿服务、遵守纪律等多个方面对党员的表现进行量化积分。积分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积极进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让党员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组织评议,由党组织进行综合评价,对党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评议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不足的党员进行教育帮助,促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党建创新工作成效
(一)明确标准严格筛选,注入组织新生力量
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党员发展标准体系,将政治素质作为首要考量指标,制定涵盖理论学习考核、政治立场评估、重大事件表现考察等多维度的政治素质评价细则;在思想道德方面,通过个人自评、群众互评、组织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党员候选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工作能力评估则聚焦岗位职责,结合工作业绩、创新成果等进行量化打分。在筛选过程中,严格执行 “培养考察、政治审查、支部讨论、上级审批” 等流程,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的严格把关。
(二)“三筑” 并举,强化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在筑牢思想根基上,构建 “理论学习 + 实践教育” 双轮驱动模式。定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会,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在筑强组织堡垒方面,优化党组织架构,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建立 “老带新” 帮扶机制,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同时,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落实 “三重一大” 集体决策机制,确保党组织决策科学民主。筑实作风防线过程中,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案例剖析、廉政谈话等方式,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设立党员作风监督岗,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党员在工作作风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 “三筑” 举措,党组织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够迅速凝聚力量,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创新培养管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培养模式,实施 “精准滴灌” 式党员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的党员,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如为青年党员设立 “成长导师”,为业务骨干党员提供专项培训与实践锻炼机会。在管理方式上,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积分制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业务工作等情况进行动态量化管理,积分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此外,搭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实践平台,鼓励党员在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四)“一标三筑两创” 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标三筑两创” 党建工作机制以标准化为引领,通过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实现了党建工作从 “粗放式” 向 “精细化” 转变;“三筑” 工作夯实党建基础,“两创” 举措激发党建活力,三者相互配合,构建起科学化、制度化的党建工作体系。机制运行以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党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切实推动了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与组织保障。
四、党建创新经验启示
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明确标准、思想教育、创新方式与加强监督是提升党员质量、增强支部活力的核心环节。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校园实际,需细化各环节工作,确保学生党员培养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1.明确标准是前提
制定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时,构建 “多维评价体系”,从思想、学业、实践、品德等方面设置具体指标。思想上,要求积极分子定期提交思想汇报,汇报内容需结合时政热点与自身思考,;学业上,规定发展对象的综合成绩排名需位于专业前 30%,无挂科记录,鼓励将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如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实践上,要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 50 小时,且在班级、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担任职务,展现组织协调能力;品德上,通过班级民主评议、辅导员评价、群众访谈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诚信意识、集体观念与奉献精神。
2.思想教育是基础
针对学生党员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打造 “立体式思想教育模式”。在理论学习方面,除传统的集中党课学习外,开设 “青年党员微课堂”,由学生党员轮流主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进行宣讲,增强学习的互动性与感染力。在实践教育层面,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 “沉浸式” 教育,如组织学生党员前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祭扫、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故事讲解等活动;与社区、企业党组织共建,开展 “党员先锋行” 活动,让学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实践,在服务群众中深化对党的宗旨的理解。
3.创新方式是关键
创新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推行 “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党员配备一名校内党建导师和一名校外实践导师。校内导师由资深党务工作者或优秀教师担任,负责指导学生党员的思想成长、理论学习;校外导师邀请行业优秀党员、企业管理者担任,帮助学生党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升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4.加强监督是保障
构建 “三位一体” 监督体系,即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在党内监督方面,完善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前要求党员深入查摆问题,会上进行深刻剖析,会后制定整改清单并公开承诺整改时限;建立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制度,支委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了解党员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问题。
学生党员参观洞头村,学习党史,增强党性
支部学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增强理论素养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建党精神”党日活动
开展植树活动,增强劳动教育
党建引领,学科竞赛创佳绩
构建“一标三筑两创”党建工作机制荣获2024年度能源类学院党建思政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为您推荐
抓实“三聚三做” 争当文化自信自强的践行者
“党心系基层,义诊映初心,共筑健康梦” ——
红齿轮转动黄土地——党建驱动新质生产力扎根
“核芯网安 ·铸盾先锋”工程: “核军工”文化
“醉”美富医·“供”同守护 ——基层党建品牌
组织机构
党建新闻
培训活动
编辑出版
党建知识
党建出品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网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