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在武汉方舱医院,我很好

2020-04-1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在武汉方舱医院,我很好
——记柴桑区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护理医疗队队员邹丹抗击疫情纪实

         “我请求上一线!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是邹丹的请战书。她是柴桑区人民医院的一名90后护士,也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她自2014年1月在医院工作至今,虽然工作时间不算长,但是她一直是科室最优秀的那一个,去年她郑重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2020年1月,当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得知医院在选派援鄂的护理人员时,她第一时间写好请战书,请求上一线,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疫情面前,她拒绝安稳,逆流而上,主动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毅然踏上了湖北武汉抗疫的征程。
        邹丹从2月5日到武汉方舱医院开展医护工作至今已经是第9天了,初来时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自己可以到武汉来支援,帮助更多的患者,还能在这个特别的“战场”上工作和学习,觉得非常有意义,担心的是穿着防护服工作怕行动缓慢会影响工作效率。并且方舱医院主要用于救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与传统的隔离病房相比,方舱医院的病房是开放式的,除收治患者量大以外,医生和护士可以照顾更多的患者。但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人要同时护理多名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识别病情加重患者,成为邹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但几天下来,自己也逐渐适应了目前的工作安排,每班4个小时,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衣服在里面湿了又,干了又湿,外科口罩+N95两层口罩使人呼吸困难,只能靠着嘴巴呼吸且压得鼻梁和耳后都有压疮。护目镜被雾气笼罩着看不清且如紧箍咒一般压的头痛,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一眨眼,一张口就是咸咸的汗液,穿脱防护服加起来需要一个多小时,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自己被感染...... 之后又要用酒精消毒面部,鼻孔,耳朵,洗澡30分钟,回到酒店继续洗澡30分钟,衣物用消毒液浸泡,从出门上班到下班回家搞定这一切,要7个小时。
       “那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来武汉吗?”“无论选择多少次,我的选择都一样!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所有的人都可以与家人团聚!”这段时间,每当单位领导、亲戚朋友问起当初的选择时,邹丹的回答始终一样。“在方舱医院的同事、还有患者家属都对我非常好,我很感动,也谢谢家乡人民的关心,现在时间非常宝贵,要与时间赛跑争取挽救更多的生命。”邹丹坚定地说道。
      《左传》说过“多难兴邦”,虽然目前情况较为艰难,但相信这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块小拦路石,未来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在抗击疫情中,我看到了病患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疫病,我看到了身边战友们一个个迎难而上,不辞辛劳,我看到了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坚信,这道坎终将会跨过,而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这份经历也将成为今后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柴桑区人民医院通讯员  胡芳  恒云)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