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青春的战场——长宁区疾控中心“新冠”阻击战

2020-04-17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青春的战场
——上海市长宁区疾控中心“新冠”阻击战战报(三)

        “今天我终于站上这年轻的战场,请你为我骄傲鼓掌……今天我想要走向这挑战的远方,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这首《年轻的战场》曾风靡一时,青涩少年哼唱战歌,打赢考战,迈入医学殿堂,成为公卫医生。如今,长宁疾控的青年人拎起设备、穿上行装,耳畔再次响起激昂的旋律,义无反顾冲向防病战场。
        千里之外的援军
         除夕夜,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一份对长宁疾控人的“召集令”紧急发出!大同杨雨帆、桂林李思、安阳呼杰、阿克苏高慧……无论身在何处、距离多远,令既出,召必回!无论是飞机场还是火车站,都有着相同的场景:一个行李箱、一个年轻人、一个送别的拥抱、一份亲人的不舍……肩负着使命和责任的他们,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后背放心交给我
        战场上,后背交给最信任的战友,由他来挡下最致命的刀剑。在援军尚未赶到,中心人员最薄弱的时刻,留沪青年们挺身而出,把锅碗瓢盆、随身衣物、床褥被套都搬来了单位,在值班表上刷满自己的名字,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坚守。那几天里,薛嘉宇、严子杰、宗成、钱蕾、朱旭婷、沈赵赟、陈馨馨、张晟杰、蒋亭安、周宇洁等刷新了人生阅历,经历了比破案更烧脑的流调报告、比电话煲更长的咨询热线、比棉袄更闷热的防护服……连轴转的高负荷工作让人疲惫不堪,但为了守护好战友的后背,他们咬牙坚持再坚持。


        文武双全小达人
        出动时是流调小分队队员,冲锋陷阵;听班时是能工巧匠,攻坚克难。余力作为科普小达人,流调过程中发现新队员掌握技术较慢,就运用手绘将繁复的流调步骤拍成教学视频,让队员更容易掌握现场处置技巧;针对流调步骤和医院地形复杂的情况,张展、季洁云、丁佳琪、顾佳玲等把容易疏漏的环节进行汇总、标注、梳理,再附上各人的工作心得,制作了流调“SOP”( 标准程序文件),提高了流调效率和准确性;刚从市疾控学成归来的张磊跟前辈一起研发了excel编码程式,实现数据的批量排摸,大大提高了重点人员排摸效率。

        打怪兽的小妈妈
        最近一句“妈妈去打怪兽”感动了无数人,人们既敬佩逆行妈妈面对疫情的勇气,更感动于这份浓浓的母爱。中心有一群特殊的逆行小妈妈,尚在哺乳期的她们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不论是日夜倒班的小分队,还是争分夺秒的数据组,抑或是24小时值班的热线,都能见到她们瘦弱而坚强的身影。她们克服了身体的疲劳和内心的不舍,把宝宝留给家中 “不靠谱”的爸爸,投身防病一线。工作间隙,她们会收到来自家人的牵挂,”今天喝了200ml”“”“宝宝睡下了,放心吧“”“你自己要注意安全”……轻轻擦去眼泪,一转身,流调车又要出发了。
       最特别的请战书
       在这个特殊时期,疾控的青年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战“疫”的决心。而有一位青年,他的请战书与众不同,他就是在市疾控中心参加公卫医师规培的王晨宇。虽然,市疾控已安排他参加相关工作,但他仍心系单位防控工作,在人员紧缺时,曾2次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中心夜班工作。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为身边人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深感作为疾控人的职责和担当,一个蕴藏心底已久的想法按捺不住跳了出来,他郑重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向组织表达了他请战的决心,他要用实际行动来接受考验。
       青春彰显责任、担当,年轻须有勇气、坚强。作为生力军和突击队,长宁疾控青年们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用担当、执着、智慧、责任、信仰诠释飞扬的青春!(供稿单位:上海上长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