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防疫日记·在行动

2020-04-22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防疫日记·在行动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共产党员张维珍抗疫事迹
 
        我是贵州大学文传学院的普通党员张维珍,也是甘肃省永靖县的一位普通市民,我服务的社区是川南社区。
(志愿者同事说我给你来一张纪念照)
        今天是全国新冠疫情防控迎来好消息的第四天,也是我所在刘家峡镇逐渐放松监管的第一天。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新增确诊人数已连续下降17天,我们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也没日没夜的开展了整整一个多月。
        从今天开始,小区居民可以凭小区特有的出入证凭条每天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出入小区,可以限时限量进入超市购买蔬菜水果等必备生活用品,可以到附近的河滨公园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和许久未见的亲戚简单的见面。而这一切,在今天之前都是不被允许的。
(便衣督察组的“随机光顾”)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新冠疫情似乎忽然进入了非常紧急的状态,各大网站、电视新闻开始大量报道关于新冠疫情加剧的消息,这里的人们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心态去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还不清楚已经有多么严重、也不知道将会发展到何种地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种看起来和2003年那场非典型肺炎有点类似的传染病灾难。他们没有戴上口罩、也没有减少外出和人群聚集,计划着互相登门拜年,祝福来年幸福安康。
       我们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却风驰电掣般连夜开始了,让居民们没有一丝丝防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大年初一的晚上我接到了社区居委会的电话,要求我立即到相应地点接受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这一刻,我甚至都有点儿不知道该不该开心,面对这场灾难,我宁愿自己没有接到这个电话;面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我却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党员先上终于轮到我了,终于我不再是一个“理论型党员”了!我义不容辞。
        消毒液、防护口罩、体温测量仪还没有到位,我们每个人立刻回家自行准备防护必需品并前往各自负责的执勤点。气氛是凝重的,和我们每个人的心情一样。明天的一仗是难打的,我们都明白,就像我明白自己的父母对疫情的毫不重视一样,我们所要面对的几乎是全体小区居民的不理解和难以置信。在这些平常老百姓眼里,我们这个地方只是坐落于西北的偏僻的小城镇,无论战争的炮火还是“非典”病毒,都从来没有打扰过这里,这里一片宁静祥和。
(我们的登记簿)
        第二天的太阳像往常一样升起来了。我们开始值守在小区门口,无论任何人,不准出,也不准进,全封闭隔离小区。我们挨家挨户摸排各住户居民,测量体温,详细询问近一个月以来的外地出入史和外地人员接触史,做好信息记录工作;将可疑人员暂时居家隔离,提醒家人注意其身体状况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我们将武汉来员和其他外地来员均进行单独隔离,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传染。这个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有完全搞清楚病毒的传播方式,每天焦急的看新闻最新报道,完善我们的联防联控工作。
       很多老百姓是不太理解的态度。“这病毒有那么可怕吗?我这把年纪了都没见过这样的事儿”“别的地方传染严重,咱们这儿可没有呀,凭什么限制出入?”“生死由天,富贵由命,就算得了这病也是老天降福于我”。城乡居民混住,民族构成复杂,是这个小区的基本特点。很多居民通过异地搬迁来到这个小区,他们延续着以前的生活方式,聚集喝茶打牌晒太阳是70岁老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多次对其劝返基本上没有效果。他们对于防疫志愿者的态度从争论几句变成了不理不睬,几个年轻志愿者欲采取强制劝返,被老人们以不尊不敬骂了回来。他们甚至有他们的一套说法,不害怕病毒来,也不怕夺走他们的生命,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福气降临,大限已至”。我们以生命诚可贵的理由来说服也毫无效果,谁能劝得动不怕死的人呢。老人是我们这次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上之难。
        经过与公安局的商讨,一辆警车被安排在小区门口值守,尽管不曾出警,但对于不配合防疫工作的聚集人员却着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不怕死”的同志,我们分析了新闻和医疗数据,告诉他们其实病毒致死率并不高,相反其可能造成的后遗症会对以后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对自己、对儿女都非常不便,他们随即也乖乖听话被成功劝返了。
(核查人员信息)
       几天后,更多的问题凸显了出来,防疫防控工作难度进一步上升。首先是居民食用物资储备不够,尽管过年的确是储备了一些食物,但一个星期以后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之上,我们必须要允许居民外出购置食物等,因此从严格控制出入改变为每两天允许一人外出一小时到相应的物资供应地点购物。其次是老人无人照顾,本小区很多老人都是和儿女分开居住一同吃饭,尽管儿女就在隔壁小区,但却不能照顾饮食,导致多位老人食用速食产品很不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派出几位志愿者承担起了无接触送饭的任务,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区部分老人出现了心理问题,狂躁、心悸等不适应无法外出的生活,我们派出几位志愿者每天打电话和老人们聊天谈心,排解不良情绪。……
       防控工作是艰难而漫长的,每一位居民心里的焦虑也是真实的。新增确诊人数一天天起又一天天落,人们终于等到钟老所说那个“拐点”的到来,微博热搜也不再仅仅是让人感觉到无助和悲哀的大额确诊数字。人们渐渐开始讨论起复工复产复学,尽管我们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期”,可是往日的繁闹生活、车水马龙的街道,似乎不太远了。
       今天,我见到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最多的笑脸,听到了一个多月以来最多的谢谢。每位听到“可以外出,但要更加注意防护”的居民,瞬间将略带沧桑的严肃脸变为了春光灿烂的笑脸,那种笑容就好似幼儿园刚刚放学的小朋友。
       我,却想要落泪。
(防控工作结束,部分志愿者摘下口罩合影,不良示范,严禁学习)


      供稿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张维珍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