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疫”线上的“总务大人”,用行动诠释担当

2020-04-27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疫”线上的“总务大人”, 用行动诠释担当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潘火分院总务科科长曾斌抗疫期间先进事迹纪实

 
       曾斌是一名中共党员,担任着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潘火分院总务科科长一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成了“百变总务大人”——高速口排查员、隔离点消杀员、物资配送员、营养品采购和发放员、搬运工......他用行动诠释着“担当”二字。
       寒风冷雨中,两个蛋黄派温暖了他
       曾斌清楚记得大年初四那天,下午1点到晚上10点,他持续在宁波东高速口收费站排查返甬人员。收费站只有一间小屋能挡风遮雨,他却选择在屋外工作,腾出温暖空间给两位女同伴。曾斌的搭档负责测体温,自己负责登记信息。他不敢喝水,因为厕所在二百米外,吃饭也是在屋外蹲在地上,把菜放上两个塑料登子上简简单单吃了。他说:“想到自己是党员再难也要克服!”期间一位路人跑到曾斌面前,递上两个蛋黄派,“同志,辛苦了,填填肚子!”这个简单的举动,让寒风冷雨中的曾斌心里暖暖的。

大年初四深夜,曾斌和同事坚守在高速口排查返甬人员
       “没关系,男人的手不娇贵!”
       2月中旬开始,曾斌带领科室成员承担了鄞州区潘火街道所有隔离点的消杀工作。曾斌每次都装上满满一壶消毒液,扛起50多斤的喷壶,挨个对隔离点进行消杀。连续消杀近两个小时后,卸下一身防护服的他,早已汗流浃背,即便宁波的初春依旧寒冷。不难发现,曾斌的双手非常粗糙,起皮、干裂,他解释:“这是因为工作中频繁使用免洗手液,而且在消杀的时候不小心会碰到含氯消毒液,伤到了皮肤。没关系,男人的手不娇贵。”他的言语间透着坚定和不怯。
       “爸爸很勇敢,是英雄!”
       近日,细心的同事发现曾斌在食堂打包饭菜,一问才知道,这是他准备给儿子送去的午饭。让同事惊讶的是,疫情期间,曾斌8岁的儿子浩浩经常独自留守在家。
       曾斌的妻子也是名医务工作者,奋斗在“疫”线,而两边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所以浩浩成了“留守儿童”。夫妻俩一直没把把家里的难处告诉单位,默默地克服。后来曾斌告诉同事:“儿子很懂事,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练琴、一个人吃午饭——面包加牛奶,他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正因为儿子异于同龄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夫妻俩才放心让孩子留守。直到有一天,曾斌下班回到家,看见儿子正趴在桌上吃饭,走近一看,儿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泡饭,就着隔夜菜——榨菜炒豆,"浩浩,饭是冷的吗?""嗯,爸爸!冷饭也挺好吃的。"儿子眨巴着大眼睛望着父亲。曾斌鼻子一酸 眼眶湿润了,儿子很懂事,一直牢记父母的叮嘱——不能用煤气灶,不能拿热水瓶。他赶紧夺下孩子手中的冷泡饭隔夜菜,转身去厨房做晚饭。
       之后的日子,曾斌尽量在中午挤出点时间,打包单位食堂的饭菜给儿子送过去。有一次,他曾怀着愧疚问儿子:“爸爸妈妈没空陪你,你会不会不开心?”儿子的回答让曾斌很安心,很窝心,“不会呀,我很骄傲,因为爸爸妈妈很勇敢,是英雄!”
       单位领导在得知曾斌的特殊情况后,“命令”他立刻回家陪孩子,“单位的工作可以安排其他同事顶上,家里的孩子必须要你亲自陪着,回家吧!”所幸,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曾斌夫妇也服从组织安排恢复了正常作息。      

曾斌的儿子浩浩冷饭就隔夜菜当晚餐

曾斌在单位食堂为儿子打包饭菜
       在宁波,有千千万万个像曾斌一样的基层党员,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疫”线,他们甘心用“疫”时辛苦,换一方平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着不凡,为健康宁波添了笔浓墨重彩。愿疫情早日散尽,愿他们全心回归温暖港湾——家。

       供稿人: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潘火分院   陈燕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