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2020-04-2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退役军人抗疫车队先进事迹纪实

        在通川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区人民医院是全区唯一定点医疗救治医院。为保障疫情防控用车需要,该院成立了一个疫情防控救护车队。这个救护车队有些特别,9驾驶员中就就有5名驾驶员是退役军人。自车队成立以来,为保障疫情防控用车随叫随到,9个人吃在一起、处在一处。车队队长郝军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对大伙十分严格,要求每名驾驶员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养成随时做好出车准备的习惯。他有一句车队驾驶员都知道的口头禅:我们车队平时就要像军队一样管理。
        这个车队,视疫情如军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区人民医院接到了抗疫任务,队长郝军带领全体队员一起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向组织保证,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要勇于克服困难,视疫情如军情,严格执行组织的工作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1月25日清早,车队便接到任务到三圣宫接一发热病人。这是车队成立以来接到的首次接运发热病人的任务。接到任务后,退役军人程才刚二话不说,立刻开车接上接诊医务人员前往三圣宫接运病人。到达三圣宫后,该发热病人因担心到院后受到歧视,顾虑重重,不愿上车。见此状况,程才刚便主动详细地介绍了医院隔离病区的基本情况和待在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患者的疑虑打被消了,便同意前往医院接受诊疗。程才刚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首单任务。
       1月27日,达州市也有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种恐惧感笼罩在达城的大街小巷。当晚10点,区人民医院也接到了西外罗浮道城有发热病人需要接走治疗。疫情下的冬日夜里10点,街上显得格外的冷清,队友们劳累一天也已经很疲惫,大家都进入了梦乡。退役军人尹小波已经躺在了床上,但还没有睡着,接到任务后,他迅速起床,穿上防护服装、戴上口罩,陪同医务人员到罗浮阳光接人。回到医院已近深夜12点。
       这个车队,把责任当使命
       传染性强,是新型冠状病毒相较于2003年的SARS更让人恐惧的主要原因。作为接运病人的救助车,做好车辆消毒消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郝军带领的这个退役军人车队,始终把救护车的消毒消杀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使命,不论接完病人多晚,都要严格做好消毒消杀工作,避免因消毒消杀不够严格造成接运中的交叉感染。
       尹小波1月27日接完病人回到医院虽然已经是深夜12点,但他没有立马休息,而是对救护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消毒,躺到床上已是凌晨接近2点。
       1月26日上午,通川区元达医院有一高度疑似病人,退伍军人张明主动请战,随医务人员一道前往该院,在了解情况后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将该患者接到医院,随即将车辆进行全面消杀,为可能到来的新任务做好准备。
        2月1日,区人民医院接到蒲家场镇有一位发热病人,其儿子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风险极大,让谁去?队长郝军心里犹豫不决。虽然有同志主动请战,并已准备穿防护服。但队长郝军想了想,说:“这次风险大,你们谁也别去,让我去。”来到蒲家,郝军看到患者咳嗽症状很严重,虽然他有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但郝军并不畏惧。深夜1点,他接上病人回到医院,仍然坚持对所驾驶的救护车辆进行了最严格的消毒消杀。
        这个车队,有亲情有柔情
        疫情来临前,车队的战友们也都做好了春节的安排,队长郝军答应在外读书的儿子,春节带他一起外出旅游。疫情的突然袭击,让大家措手不及。面对疫情的如此凶险,大家自觉放弃原有的计划,第一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控中,有的同志连家人都来不及告知,或者简简单单地打个电话告知一声:我有任务,这段时间都不回家。
        疫情开始紧张起来的时候,正是春节在外人员返乡的高峰,外地回乡人员大量增加。郝军队长带领的这个车队除了承担医院日常的急诊病人接送外,还要承担外地回来的发热病人接送任务。这更加重了他们的工作任务,但郝军他们一点怨言也没有。他们认真研究方案,专门固定两台救护车用于接送发热病人,其他车辆轮流接运病人。
        在工作中,队友们相互关心、鼓励、加油。抗疫之初,各项防护措施还不到位,一些驾驶员很担心被感染,存在恐惧心理,这时,以郝军为首的5个退役军人坚定地站出来说:我们是军人,国家有难,我们召必回,战必胜。其他的同志被他们的信心所感染,完全消除了畏惧心理。2月2日晚上8:00多,车队接到到魏家接运发热病人的任务。听说,那个地方道路崎岖,行车危险性很大,这时熊明主动请战,对大家说:“我年轻一些,以前经常开山路,有经验,让我去吧”。说着说着,他便穿衣动身。
        战争年代军人是保家卫国的长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誓言响彻在练兵场,也在通川区人民医院这个退役军人组成的车队中践行。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供稿: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