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下一站,春天

2020-04-2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下一站,春天
——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民大医院隔离病区主任杨华抗疫期间先进事迹纪实

       时间回到2月初,农历新年刚过一周,“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杨主任,请您尽快到隔离病区参加紧急会诊,现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有8例,你必须进驻病房,重点管理”,“好的,我马上来”。我放下手机,感觉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院陆续收治确诊病例31例,加上疑似病例,一周内病人就住满医院4层楼。疫情期间紧急会议已是家常便饭,我赶紧向隔离病区办公室跑去。到了办公室,里面坐满了院内相关科室主任,一时间办公室内电话声、对讲机响个不停。

杨华(左一)和天津专家在隔离病区办公室
 
       “杨主任,昨夜一八十岁合并ARDS患者,转入我院不足2小时就离世了”,我不由眉头一皱:这个病太凶险了。“另外一位患者60岁,合并糖尿病、肾衰,入院马上进行了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管床医生介绍道。
       我马上查阅患者的肺部CT片,患者80%的肺布满毛玻璃影,“白肺”、血气见严重的酸中毒、血小板2万,这样的病情不容置缓,马上输血小板、血浆,上CRRT……
       2天后,患者仍然没有挣脱病毒的魔爪......这种肺炎面目狰狞、进展迅速,行医30年,我从未感到如此的无助、无力和无奈。
       2月24日,“杨主任,2月12日收治的两兄妹,他们的父亲是已离世的确诊病例,两兄妹也被感染,哥哥60岁,肺部病灶进展很快,氧合指数仅100左右、循环不好,兄妹俩情绪低落”,管床医生汇报病历道。
       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前面两例哪怕进行了气管插管还是治疗失败了,我们该怎么办?还会治疗失败吗?”逝去的生命让我有了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麻醉师李扬说“如果不插管、更加没有希望”,ICU李明春说“我们再努力一次吧”,我望着他俩,这些天,我们为每位重症患者绞尽脑汁、反复讨论。李明春第一个冲上去为患者做支气管镜;李扬连续为3个患者做气管插管;心内科杜鹃为每名患者做液体管理;呼吸内科田静、黄照为患者做气道管理,年青人的冲劲一直感染着我,有这样充满干劲的团队,更应该全力一搏,马上插管抢救。

杨华参加恩施、天津、华西三方专家5G远程会诊
 
       从插管开始,进行特医特护,4小时一班,每12小时俯卧位通气、患者的心率、血氧、血压等指标每2小时要汇报给专家组,每天2次多学科讨论,有时下午还会与华西医院、天津海河医院、武汉肺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天津的王凤梅、邢迎红、刘君玲、陈茉四位专家一直在现场指导。最繁忙时,病区先后有7位插管患者,每位患者的治疗护理都由专家、医生、护理治疗小组一起完成。
       患者的妹妹在隔壁病房,她经历父亲突然离世,自己与哥哥也感染新冠肺炎,情绪很差,不愿吸氧、不愿意俯卧位通气,也不敢问哥哥去哪了,经常默默流泪,细心的杜鹃马上连线心理专家为她进行心理疏导。
       1天、2天……那一段时间我们的神经蹦紧到极致,我常常深夜两、三点仍然无法入睡,生怕睡熟了,错过电话,患者每一次的血氧下降、每一次血压变化都揪紧我们的心,我们不容许有半点差错,精确到每组液体输入速度、每小时的尿量。
       3月2日,管床医生汇报哥哥的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氧合指数大于250,淋巴细胞上升到800,炎症指标恢复正常,达到拔管指征。我迅速将拔管的指征及拔管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再次核对了患者各项指标,可正当拔管的时候,我还是十分紧张,“拔出,准备无创呼吸机”。
       这时候病人已经苏醒,他喃喃的说“这是哪里?”
       “这是在医院,您的病情好转了”。
       “我妹妹呢?”
       “你妹妹在隔壁病房”,我回答道。
       “我不信”,患者虚弱的摇摇头。
       这时,隔壁病房的妹妹也在说,“哥哥上那个机器,不会活了。”
       “你不信,那你就喊一声哥哥。”
       “哥哥~”妹妹大声喊出来。
       “妹~!”虽然哥哥的声音显得有些微弱,但妹妹还是第一时间辨析出那久违而熟悉的声音,五十多岁的妹妹顿时嚎啕大哭,哥哥此时也是泪流满面。

妹妹已正式出院
 
       瞬间,我的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这么多天的沮丧、挫败、崩溃,任凭泪水模糊双眼,谢谢生命的顽强、谢谢我们团队的执着,滚蛋吧、新冠君。
       那天正是上午,初春的阳光伴着温柔的风,照在兄妹身上,暖暖的,也照在我的身上,做医生,真好。

       供稿人: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   杨华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