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抗击新冠,做“黎明的那道光”

2020-05-1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抗击新冠,做“黎明的那道光”
——云南省威信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肖涛先进事迹报告

       肖涛,男,汉族,生于1985年8月,2008年7月毕业于大理学院临床本科专业。先后在医院外科、感控办工作,现任医务科科长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入党积极分子,自工作以来时刻以一名名医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医学誓言,牢固树立“学医为民、服务乡亲”的崇高理念。在当前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面对病毒,他无所畏惧,毫无退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头,将遏制疫情蔓延扩散的责任担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责任使命担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三十,本来是亲人团聚,在家陪伴家人过个欢乐、幸福的除夕之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电话通知打破所有的宁静和计划 ,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后,他义无反顾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大好机会,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参加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严格按照医院新冠疫情防控总体布局和要求,在医院领导指导下制定《威信县人民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施方案》,牵头组织感控办、预防保健科对全院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防控要求》、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工作流程、疫情信息上报等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参与全院抗击新冠肺炎各种流程制作、病房改造、医务人员协调,全院病案讨论以及发热门诊坐诊工作。作为医务科科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的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新发病例,此时对他来说,他心里很清楚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他将中承担着精神与工作双重压力,他不能退缩,也不能退缩,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立即写下请战书,时刻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他的带领和引导下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了这场防控疫情一线战斗中来,这是他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积极分子的博爱精神和情怀。
       既是医务科科长又是感染性疾病主任的他,承载的工作压力不言而论,除了承担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外,还要兼顾医务科及发热门诊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没有一刻松闲,特别疫情爆发早期,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有时甚至到四五点,他深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的疾病,课本上翻不到,没有特效药,他必须组织更多的培训,让更多人了解掌握新的知识,当前感染性疾病科大部分医护人员不过是一群刚刚穿上白大褂的“娃娃”。看着这些惊慌、无助的眼神,作为科室主任的他,联合肖静护士长以及经历过抗击“非典”的李权英护士不断的给同事们加油打气,和同事们一起隔离在科室,一起下病房查看患者。通过反复培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感染防控要求》、穿脱隔离衣、穿脱防护服等知识,使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不是那么的可怕,是可防可控的,尤其在每天晨交班前,都要给科室医护人员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他每天定期查房,每日交班、查房后,要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于疗效欠佳或病情加重的患者,仔细斟酌,不断的和院内抗击新冠肺炎的专家讨论沟通,对于院内专家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省、市级专家会诊,现在的感染性疾病科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一支诊疗专业、防护标准、信心十足、时刻准备、战之能胜的团队。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我院已收治确诊患者的情况,随着各乡镇疫情宣传排查的不断深入,到医院就诊排查、隔离观察的病人也逐渐增多,他担心同事们会体力不支,不仅抢着接待病患,还主动承担夜班值守。在发热门诊对来诊的发热患者,他总是详细地询问流行病学史、旅居史、接触史,认真做好登记和信息实时网络直报工作,不放漏一个可疑人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扩散的风险,对于排除及解除医学观察的患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耐心细致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家属进一步增强防护意识和防范能力。记得有一天,他在发热门诊坐诊,一下子来了很多病人,为了节约有限的防护物资,他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了晚上十点,没有进一口水,按照程序,一个接一个询问、排查、登记、直报、检查、处理、宣教,一一把这些人员做完,这时的他,已经精疲力尽,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但他没有走下战场而是,稍作片刻休息,吃了东西又到科室查看三个确诊病例患者治疗情况,在隔离病房中,他是同事们的主心骨,是病人的贴心人。处在隔离病房的病人,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每天多次进入病房消毒,检测体温,检查身体,精神和心理压力巨大,有时会情绪爆发,强烈要求出院。面对这样的情况,肖主任总是想方设法地耐心安慰,与患者交心谈心,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感染科作为疫情一线最危险的地方,让人望而生畏,肖主任却用最质朴、最赤忱的爱心之光点亮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病人。
       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无怨无悔、负重前行,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疫情发生后一直以医院为家,每晚查看询问完科室每位患者的情况,安排好明天的工作后已是夜深人静,看着自己因为反复手卫生而皲裂的双手,摸着双耳、十指、双足由于寒冷导致的冻疮,每当看到手机屏幕上家人的照片,心里有说不出心酸和愧疚,为了抗击疫情已经27天没有回家了,妻子王燕虽是人民医院妇科护士长,同在一个医院,但由当前工作性质,也没有见面,偶尔只有通过手机和父母、妻子、儿子视频一下,儿子今年9岁了没有人照顾,只有送到林凤外婆家,交给外婆照管。伴随耳边响起儿子在电话中反复的央求:“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来看我?”病毒什么时候才能走?你和妈妈要带好口罩,一定要注意安全,的声音睡去。说到这里,他的眼眶湿润了,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舍小家、顾大家,愧对父母、妻子、儿子、自古忠孝两难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役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幸福安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一刻的犹豫和退缩,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医务者的职责,牢记誓言,做最勇敢的“逆行者”,做“黎明的那道光”充分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人生。

       供稿:威信县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