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只为守好这一方净土

2020-05-1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只为守好这一方净土
——山东省蓬莱市南王发热病区战地写真

       “COVID-19”来势汹汹,考验的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更考验的是团队的战斗力。一个时期以来,为了蓬莱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广大医务工作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展现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2月11日,第三批医疗队换防进驻南王发热病区。全队共有医务人员9人,医生3人,护士3人,放射、化验、会计各1人。其中,有7人来自蓬莱市人民医院,1人来自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1人来自登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整整七天七夜,9名勇敢的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吃住在发热病区,连续奋战在一线岗位上,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全力守护我们共同的秀美家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与担当。

       蓬莱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  苗立宁  
       面对新冠恶魔,我们别无选择
       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医生,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去战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在全科16名同事共同签写的志愿书上,我郑重地摁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尽管已年近50,使命不容我退缩。
       2月11日,在病房值守一天一夜的我,奉命进驻南王发热病区。我急急忙忙赶回家,简单地收拾好行李,匆匆与家人告别,便开始了“与世隔离”的战斗时刻。
       非常时期,防护物品非常紧缺。为节省隔离衣与口罩,我和伙伴们就连续几个小时不脱防护服,这也意味着长时间不能上厕所,于是我们坚持着尽量少喝水,少吃饭甚至不吃。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裳,但不能熄灭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口罩勒破了我们的脸颊,但不能束缚我们严防死守的顽强意志。
       2月16日晚,又一名肺炎病人需留院观察,我和伙伴们决定24小时在病房值守……面对疫情,除了战胜它,我们别无选择。作为一个母亲,一名医生,我们共有着置生死于度外的牺牲精神,即使此一去不再复返,我也必须勇往直前。

         蓬莱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护士 王迎春  
       笑对“疫”时困难,共“赢”春暖花开
       大年初一晚上,医院征召护士支援武汉,我毫不犹豫地隔空递交了请战书。
       大年初二,我接到了准备去南王发热病区的通知,在积极参加医院全面培训的同时,我还从网上搜索大量相关资料反复学习。为了能安心做好病区工作,我利用三天时间辅导儿子将寒假作业提前完成,并将家中物品放置情况一一罗列在纸上,供家人日后使用,彻底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到了病区之后,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实际工作与操作演练的巨大差距:密闭的防护装备一穿就是几个小时,一班下来,早已浑身湿透。笨重的防护服,模糊的护目镜,原本熟练而简单的操作及工作流程,现在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然而,当看到患者那急切的目光,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又重新斗志满满。
       笑对“疫”时困难,共“赢”春暖花开。作为一名平凡的临床护士,无论在一线还是后方,我都会尽职尽责,直到山花烂漫时。

         登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代永臻  
       无论他是谁,都是我们的病人
       2月12日22时许,110送来一位来自牟平的发热病人,是个流浪汉,护士付惠艳立即整齐防护装备在发热门诊门口迎接。
       病人浑身哆嗦着走下车,向大家先来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医生好。”大家赶紧领他进诊室,为其测体温、问病史、流行病学史及其他情况。原来,病人是个孤儿,四个月来一直在蓬莱流浪,经常咳嗽、胸闷,有时咳血、腹痛,近两三天发热,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主动寻求警察帮助。付护士不断给予安慰,病人才渐渐平静下来。
       经化验、胸片检查排除了新冠肺炎,诊断为肺结核,不属于发热门诊的收治范围。考虑到病人无家可归,我马上报告卫健局,半小时后民政部门将患者接走。
许久以来,我一直感觉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医生,但就在病人鞠躬的那一刹那,我感到了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蓬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医生 孙连胜  
       在这里,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作为南王隔离病区第三批医疗队员,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为了能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检验报告,及时为排除新冠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我必须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管多忙多累,都认认真真地按照规范流程实施操作。从接收患者标本查看血液是否凝集开始,到录入患者信息,颠倒混匀血液,然后进行上机操作,审核打印检验报告,以及血液消毒、医疗废物终末处理,都强迫自己做到一丝不苟,不出差错。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团结在一起,干在一起,“战”在一起,共同迎接胜利的曙光。

         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 孙福成  
       在防控一线战斗,我感到很光荣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我如愿入选第三批发热病区医疗队,同兄弟姐妹一起在疫情防控一线并肩战斗。
       最初几天,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接听“发热咨询门诊”的线上咨询。每天乡亲们的电话很多,每一个来电都流露着惶恐和紧张,充满着急切和渴望,于是我细心地聆听每一位倾诉,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真诚地慰藉每一颗无助的心。电话那头的乡亲如释重负了,电话这头的我收获的却是满满的自豪和成就感。
       紧张的工作之余,我最牵挂的是七岁的女儿和刚满四岁的儿子。上岗第四天,孩儿他妈打电话来说,你赶紧和孩子视个频吧,两个天天吵着嚷着要爸爸。我也许一生都忘不了,视频里俩孩子争抢手机的情景……
       擦干眼角的泪,收起心中的惦念,我的岗位在病区,我的责任在病区。大家好,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我们定当忠于职守,不辱使命。

         蓬莱市人民医院内五科护士 付惠艳  
       愿所有的“疑似”都被排除
       2月12日18:30,接到通知,马上有一位从烟台回蓬的发热病人要到隔离区。那一刻,我紧张得要命,心怦怦地乱跳,这是我在病区接诊的第一位发热患者。值班大夫代永臻不断给我打气,“不用担心,我们依照流程,一步一步不会有事,先穿好防护装备,再去接病人。”
       当我打开门,一位老阿姨独自拎着一个大行李包从车上下来,她比我更紧张,几乎颤抖地说:“姑娘,对不起,打扰了你们了。”病人更需要帮助,这是我的职责,我要坚强。问诊、检查,阿姨排除新冠居家隔离。
       期间,电话不断,又接诊了两名患者,抽血、化验、拍片、检查,最终都排除新冠。这时午夜十二点半了,手脚钻心的冷,与代大夫做完终末消毒,拖着两条软得没力气的冻僵的腿,回到值班室时已是凌晨两点。真真的累,想想去武汉的同事,更不容易,向他们致敬!

         蓬莱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 魏薇  
       努力守好蓬莱这一方净土
       17年前“非典”肆虐时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17年后“新冠”来袭,我已成为一名白衣战士。身边的同事纷纷签下请战书,我顿时也信心暴涨,果断请求上一线。2月11日,如愿接到通知,立刻前往南王隔离病区,我心情格外激动,心底里无数次默默激励自己:我可以!
       来到发热门诊时,同事们已经穿上了防护服,根本认不出他们是谁。“防护服一旦脱下就作废了,我们浪费不起。”“吃饭怎么办?”“一两顿不吃没关系,就当减肥了。”这个声音很熟悉,是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苗立宁。
       病人一个接一个的前来,反复问询、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一切都按部就班。虽然病人并不多,但我这一天一班上了17个半小时。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松懈,我们要努力守好仙境这一方净土!
       自2月11日进驻以来,第三批赴南王发热病区医疗队共接诊发热病人11例,均排除新冠肺炎,大美蓬莱,景色安好。

       供稿人: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   孟彦祥   艾萧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