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2020-05-1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李静事迹纪实

       勇于担当,主动报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的日常。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我院紧急驰援武汉的电话后我主动报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医生,理当到前线去,到疫情最重的地方去。来到济南机场,大家身着统一服装,每个人都目光坚毅,斗志昂扬。这是一支来自全省 150 家医院,303 名的医护队伍,在短短一天内迅速集结,组成了山东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 “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不辱使命、敢打必胜”!是出征时吕涌涛院长带领我们喊出了铮铮誓言。
       来到武汉,进舱前的准备
       来到武汉,由于疫情影响机场运力有限,一直到凌晨2点我们的物资才运到酒店,整整24小时我们终于躺在了床上。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了院感及穿脱隔离衣的培训。队长给我们详细解读了新冠肺炎的诊治指南,院感老师一遍一遍地给我们强调院感防控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保证零感染,零事故。为了减少感染风险,队里请了理发师给队员们理发,很多男同志直接理成了光头,女同志大都剪成了短发,我也把年前留了好长时间的头发理短。
       启动建设方舱医院,正值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当时武汉的医院一床难求,上万病人 淤积在家庭、社区和社会上无法及时收治, 可以说整个武汉医疗体系已经压垮了。如果这些病人得不到及时收治,就很难控制疫情。整个汉阳方舱医院是在汉阳国博会展中心,用三合板临时改建而成的临时医院,1、2天时间的改建有了基本的病区、隔板、床位等,划分出污染区、缓冲区和非污染区,达到“三区两通道”的医院感染控制要求。也体现了中国速度。
       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第一次进舱正赶上夜班的班次,虽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断地调整呼吸,让自己尽量放松,可是当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时,全身上下密不透风,那种铺天盖地的气促感觉,直接让人窒息。由于没估计好舱内的温度环境,衣服穿得又厚,很快全身湿透,要虚脱的感觉。我第一个班次就接管了89名患者。需要一一询问病情,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查完房,护目镜已经完全模糊,只能从缝隙中看人,耳朵、鼻梁、头部被护目镜、口罩勒得又疼又木。此时鼻炎也犯了,只能用嘴喘气…,这种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初期方舱的基础药品和抢救物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配套,我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每个人都面临着心理和体能的双重挑战。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全体医护人员可以说是迎难而上,一边准备物资,一边收治病人,没有一个人掉队。
       我们整个医疗救治工作主要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疏导,我们心理辅导小组建立了 “汉阳方舱家人群”,将二维码贴在身上,患者有需求可以直接扫码入群。
       我还带领患者通过八段锦等健身操的锻炼,一方面促进了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搭建了医患沟通的桥梁。
       通过我们的积极治疗,患者不但治愈了身体的疾病,同时也收获了心理的康复,我们也收获了患者的信任与尊重。随着大批患者治愈出院,我们汉阳方舱医院共计收治患者 599 人,转院 291 人,治愈出院 308 人,死亡 0 人。同时也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住院病人零死亡、零返舱。从一开始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集中营”到后来欧美国家纷纷效仿的“中国方舱模式”可以说全体医护人员的付出也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家人的支持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出发前他是家里最支持我的那一位。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回家后听妈妈说,从我走开始,爸爸就开始口腔溃疡,一直到我从济南回来都没好。我的爱人他一边要忙工作,一边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每次我夜班的时候无论多晚,他都坚持等我下班给他打个电话才肯睡觉,生怕我出什么意外,坚持不下来…,孩子也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变得更加自立和坚强,从来没让我费心。
       这次武汉之行是一次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经历,是人生的一次洗礼,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成长!同时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团结,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同时我也收获了勇气和自信,更加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更加珍惜亲情、友情和健康!同时我想感谢我的家人,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供稿:烟台业达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