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初心永擎勇向前 战疫一线党旗红

2020-05-1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初心永擎勇向前 战疫一线党旗红
  ——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越是风急浪骤,越需中流砥柱。
       以“疫”为令,总支举旗,书记挂帅,支部请战,党员冲锋,全员参与——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发生在市第五人民医院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生动图景。
        “疫”无情,人有情。面对汹汹的疫情,医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奉献在前,党旗在防疫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铸牢“主心骨”,打造坚强“桥头堡”
       时间就是生命,防疫刻不容缓,唯有争分夺秒,才能战“疫”成功。医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多次召开防疫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的重要讲话,研究落实举措、制定工作方案;组建抗疫突击队,召开动员誓师大会;成立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勇于担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桥头堡精神,高扬市级定点医院的战斗旗帜,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防疫阻击战誓师大会)
        有一个场景至今深深印刻在五院人的脑海里。2月12日下午,晴空万里,激昂的《国歌》在市五院蔚蓝的上空嘹亮响起。院党总支书记郑寿赐发出掷地有声的“动员令”,院长蒋宗华为医生代表郑重“授战旗”。随后,全体医务人员高举拳头,集体宣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誓言、勇挑重担,不负重托、战斗到底”!铮铮誓言就是拳拳之心,彷如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穿透疫情的阴霾。
       关键时刻,生死关头,党组织既是主心骨,更是坚强依靠。面对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日夜鏖战,院党总支心系前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党组织的关怀带到“战斗者”的家中,看望医务人员的家属,献上鲜花和慰问金,感谢家属支持理解,更表达了医院对每一位五院人用仁心大爱托起生命希望的崇高敬意! 
   
(慰问一线白衣战士)
        市五院党总支书记郑寿赐不无深情地说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战争,关系到瓷都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使命担当!一定要不胜不休,战斗到底!”这是五院人的信念,也是广大瓷都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冲向“主战场”,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既是大战,也是大考。非常时刻,哪里有需要,就把支部建到哪里,哪里有危急,党员就冲向哪里,鲜红的党旗美如画。
        为做好防疫,医院肺三科和内一科专门进行了腾空搬迁,恰逢春节期间后勤人力不足,班子成员带头与党员干部职工一起动手,你传我递,你扛我搬,短短的一天,就腾空全院病房床位76张,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开辟了空间,创造了五院的“火神山”速度。
        由“节日模式”转为“战斗模式”,全院职工均处于应急状态。为高效打赢这场战斗,医院精心成立了两支队伍。第一梯队的医护人员疫情期间全员在岗,在发热门诊及应急病区从容应战;第二梯队党员志愿者无私奉献,坚守景德镇南大门,对进城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拉网式监测,24小时工作,不分昼夜执勤,在战“疫”的最前线,勇敢的五院人不畏艰难,不辱使命。
(院党总支书记郑寿赐带头义务献血)
        2月26日,市中心血站采血车准点停候在五院门诊楼前,虽然职工一直处于战斗状态,但以热血为武汉加油的倡议迅速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闻讯而来的职工挽起袖子、伸出胳膊,把充满爱心的血液缓缓注入储血袋,光荣感、自豪感溢于言表。防痨科科员董丹带着丈夫一起夫妻齐上献爱心;药剂科科员冯笑,得知AB型血急缺,紧急召集4名AB型的亲属来院献血;院办副主任李婕,一直有轻微贫血症状,当天本是轮休日,看到号召后,也毫不犹豫返回单位捐献自己的AB型血……“无需洪荒之力,只需一点勇气”,半天的时间献血量达11100毫升,平凡中的善举,为需要呵护的生命注入了一股爱的暖流。 
        作为定点医院,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一个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争当阻击战场的“红色堡垒”。每当医务人员在进隔离病房之前,院长蒋宗华都会特意与相关队员进行谈活,就下一步工作开展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不负众望,顺利完成救治任务,确保所有队员全身而退。
(院长蒋宗华现场指导工作)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月7日,面对首次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市五院首批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连续奋14个昼夜。接到接诊的通知后,第一梯队的医护人员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立即穿好防护服进入“战场”,开始了紧张繁重的救治工作。在隔离病房的那些日子里,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每班值守8小时,期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一层一层密不透风,这就是心系白衣执甲的悬壶勇士,是他们舍生忘死,在“高危红区”中托起了“生命之舟”。
         一张张压痕清晰的脸上,抹不去的疲倦,让人心疼;但一双双坚毅的眼中有光,更给人无穷的温暖和力量。一件件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防护用具遮挡住的英雄面庞,是时代群像,是五院精神!这群天使,以“白衣”作“战袍”,成为疫情之下负重前行的“最可爱的人”!
        建强“主力军”,党徽在“疫”线中闪耀
        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市五院党总支着力建强疫情防控“主力军”,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临时党支部,广大党员纷纷主动请缨、担当作为、冲锋在前,让党徽闪耀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疫魔不退,我们不退!”“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冲在前!”“我年纪大了,没有后顾之忧,让我上!”疫情之下,面对隔离病房战斗的生死考验,医院广大党员用豪迈的宣言和一封封请战书彰显了“挺身请战,首战有我”的五院人战“疫”精神。
         “江主任你好,请到市X院参加全市专家会诊”,已记不得多少次,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就紧急奔赴各大医院投入会诊工作。他就是市五院大内科主任江梅生。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江梅生就从没有停止过战斗。危急关头方显英雄本色。战斗伊始,江梅生就带头递交请战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首先进入隔离病房。国有难,必担当,请党组织批准让我上!”铿锵之言,是一名老党员的肺腑心声,更是五院人在大疫当前的高昂姿态!
        江岚,内一科、职业病科主任。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她就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景德镇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面对又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二话没说,立即写下请战书,带领一支医护团队接管了院内的负压隔离病房,在完全与外界隔离的那些日子里,她和同事们不分昼夜投入到救治患者的最艰苦的战斗之中。在江岚的带领下,医护人员用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最精心的护理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总是安慰家人:“我现在干得都是平常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只是这段时间要守住单位,你们就不用担心,好好照顾孩子和这个家,我就放心了!”在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像江岚这样的医者在五院还有很多,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秉赤心显初心,在“抗战前线”筑起了一道坚强“防控堡垒”,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为疫情赢得最后的胜利贡献了最大力量。
         在护理队伍里,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张苗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内一科副护士长的她,在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我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就更有这份责任与义务了!”2月7日凌晨,接到进入隔离病房的命令后,她还来不及和家中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道一声告别,就带领护理团队进入负压病房,投入一线战斗。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一夜,张苗连轴工作了6个小时。为了不耽误工作,中途只休息了2小时,她又再次进入隔离病区,这一入病房,又是8个小时。守护患者的健康,张苗用自己的爱心让南丁格尔精神绽放出时代之光!
        忙碌的人群中,还有一位看上去娇弱的身影,她就是总务科副科长,也是五院临床党支部书记黎丽。疫情期间,她负责全院后勤保障工作,这是一项特别繁杂的工作,大到工程项目,小到垃圾清理,每一样工作都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她暗下决心:非常时期,一定不能拖后腿,一定要给全院特别是隔离病区人员提供最安全的保障。轻伤不下火线。黎丽拖着曾粉碎性骨折尚未彻底康复的双腿,在病区日行两万余步,带领全科职工为全院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隔离病房最美逆行者背影)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这些最美逆行者,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家中,他们是儿女,也是父母,也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但在疫情的“猛虎”面前,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化小爱为大爱,凭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医疗技术用最普通也最真实的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群众生命大于天”的仁心厚德。一个个男同志剃成了“寸板头”,一个个女同事剪去心爱的长发,他们告别的是“青丝万缕”,为的是“疫”散花开的早日到来!
       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哲学家康德曾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心怀敬畏,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的崇高道德。”随着疫情转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新阶段,防疫还在继续。市五院的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还将继续以精医崇德的情怀迎难而上不松劲,用情用心再战斗。我们坚信,在危难之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履行好白衣战士的神圣天职,只要我们心手相牵,守望相助,风雨之后必定迎来灿烂的彩虹,胜利一定属于奋斗的人们!
 
        作者:何莉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