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战“疫”先锋团队 多个“战场”同时发力

2020-04-07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战“疫”先锋团队  多个“战场”同时发力
——包头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赵雅迪    徐文华
      【导语】在门诊一线坚守岗位、会诊重症患者、督导防控工作、支援包头市第三医院(包头市传染病医院)、支援土右旗医院……在这场特殊战斗中,他们分散出征在多个“战场”,冲锋陷阵、克服困难、不辞辛劳,他们就是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
       “你们都别过来,我带着他进隔离病房”
       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年关将近,所有人都沉浸在快要过年的喜悦中,但对于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却难以轻松起来。
       当天下午,该科医生高龙像往常一样在病房值班,一个过来办理住院的患者引起了他的注意。“发烧、咳嗽、有武汉接触史”,虽然当时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还未正式确定,但科室内早就开展了多次相关培训,也让他提高了警惕。仔细看完患者带来的片子、询问完病史后,高龙不敢怠慢,一边给患者拿了个医用口罩戴上,一边赶紧上报科室和医院,并请来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主任李立进行会诊。在考虑该患者有可能患有新冠肺炎后,高龙、李立以及其他三个和该患者接触过的护士便和患者一同住进了隔离病房,科室主任常晓悦和其他医生想查看情况,也被高龙拦了下来,“你们都别过来,现在还没确诊,我带着他进隔离病房就行。”
       事发突然,一切都没来得及准备,“幸好医院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生活用品,还为我们安排好了饮食等方方面面”。进入隔离病房后,高龙和同事们除了需要观察自身状况外,更重要的就是救治患者。最终,该患者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显示阴性,再结合其他临床症状,被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这也让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幸运”解除隔离后的高龙,回家换了个衣服就立马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奋战,疫情爆发后得知医院要选派人员支援湖北,他立刻报名递交了请战书,等待踏上另一个“战场”。
       多重身份的战“疫”者
       从业32年,虽然年年都很忙碌,但今年对于常晓悦来说却是一个更大的考验。大年初二上午十点半,常晓悦接到临时通知,下午两点要在呼和浩特召开有关疫情防控的会议,需要到场参加。放下电话后,常晓悦马不停蹄的回家收拾行李,赶往火车站,在火车上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母亲因为脑梗半身不遂,平时很依赖我,得知我不能回家陪她时在电话里哭的不行,她虽然不太清楚是什么情况,但想到了非典的时候,很替我担心”,提起家人,常晓悦满是心疼。
       在那场会议上,常晓悦被内蒙古卫健委抽调到赤峰市,作为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员进行疫情督查工作,主要对赤峰市以及周边所有旗、县的医院、防控点进行检查督导,同时完成对当地卫生资源配置,设备使用规范等问题的汇总整理,及时上报到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常晓悦一直坚守在赤峰,但她的工作远不止这些。每天在赤峰完成当天的工作后,作为疫情防控的首席专家,常晓悦需要马上投入到土右旗疑似患者的诊断和相关患者的会诊工作。做一次核酸检测需要三个小时,为了保险起见还需要使用不同的试剂盒,往往半夜12点之后才能出结果,出结果后,常晓悦还要和其他专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一个流程下来经常要熬到三四点钟,第二天仍然要早早起床,到各个旗县区进行督导工作。除此之外,科室的运转,外出支援的同事也同样牵动着她的心,“我们科留守的医护人员都很辛苦,此外还有去市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土右旗支援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每天都会把患者的片子和病情反馈给我,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沟通工作,同时也给彼此加油打气。”
       火速支援 进驻隔离病房
       王渊和董华洁就是第一批支援市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1月27日,在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包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27日中午,市中心医院援助市传染病医院的首批物资先行送达,包括1台移动CT、1台奔驰救护车、3台无创呼吸机、3台有创呼吸机、1台血气分析机、1台心电图机、2张层流床、600件隔离衣、2O件防护服、3000个医用口罩、500个外科口罩、200个N95口罩、60个防护面罩、50瓶手消液,全院唯一一台移动DR。这防控物资几乎是市中心医院的半数“家底”,像呼吸机这类紧缺的器械,更是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前线”。此外,第一批支援市传染病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渊、监护室护士长董华洁以及其他医护人员也同时进驻市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病房。

        虽然工作期间患者不多,但工作量并不少。只要进入工作区域,王渊和他的同事们就要“全副武装”,工作服外面穿上防护服,再穿一层隔离衣,还要戴护目镜、面屏、双层手套,几个小时下来,汗流浃背。护士长董华洁则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培训、患者的护理指导、病房及工作区的消毒、隔离病人的心理护理等工作。在她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无创呼吸机的的使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重症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气道吸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各项培训要点。除此之外,护士们还需要尽可能地担负起患者的生活起居的照顾,比如打水、送饭等。
        就在王渊和董华洁在隔离病房奋战时,2月5日,该科副主任医师姚行艳、副主任护师孙华被驻派到土右旗,督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姚行艳不仅要同当地医院的专家组对确诊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缜密的布置,还要把握每一位来土右旗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而孙华每天除了督导发热门诊、预检门诊、病房现场督导和培训护士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督促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最大限度的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2月7日下午,在隔离病房工作12天后,市中心医院驰援市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第一梯队的王渊和董华洁走出隔离病房,这些刚刚返还的“战士”还要在指定地点再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
        2月10号,他们的同事——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彭丽娜又拿起了“接力棒”,接替他们踏入了隔离病房。而等到他们的使命完成后,这些战士们还会直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战斗。
        众所周知,从每年初冬至次年早春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段,普通感冒、流感、肺炎、哮喘……患者接踵而来。每到此时,呼吸科的患者就非常多,今年加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呼吸科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除了抽调走的大夫护士,剩下留守岗位的医生和护士负担也很重,人手少了,工作多了,但是他们仍在一线更加辛苦的工作着、默默付出着。这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呼吸连”,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书写着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生动赞歌。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