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洪湖市人民医院

2020-04-0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洪湖市人民医院党委抗疫纪实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洪湖市人民医院作为湖北省洪湖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为全力遏制洪湖疫情蔓延势头,坚定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院党委号召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职责。农历腊月三十,战“疫” 的号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紧急吹响,洪湖市人民医院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火速集结,争相请战,逆行战“疫”第一线,以“亮剑”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担当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兵”。
请战书

       院党委
       党委书记戴百良、院长饶正寿带领院党委班子认真落实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党建引领,统筹部署,靠前指挥,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专班,每天召开一次调度会,并多次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会议,及时调整完善防控方案并组织培训实施。
       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全院7个党支部和800余党员迅速行动起来,自大年三十起全部取消休假,积极投入战斗,同时在医院多个服务窗口设立抗疫“党员示范岗”。在党旗的召唤下,60余名职工在抗疫一线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行政党支部
        行政党支部党员干部以党建为引领,与一线医护同仁并肩作战,勇于担当,分工合作,调动所有资源,当好“粮草官”,为一线职工提供坚强的物资和生活保障。同时,加强正面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彰显出洪医正能量。

        内科党支部
        作为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之一,内科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副主任谢龙舟,作为首批主动请战赴市血防医院支援医务人员,他冲锋在前,不辞辛苦,日夜坚守;
        支部委员吕辉启、郭金雄坚守岗位、迎难而上,每天休息时间不足4小时,把有限的时间都留给患者;
          内科党支部书记谢龙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支部党员、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聂娟把病人当亲人,发热患者因没胃口进食时,她主动熬稀饭送到患者手上;
       支部党员、内科医生唐善鹏、发热门诊护士陈程常常为了节省一件防护衣,8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支部党员、心理咨询护士龚臣身怀六甲,主动请战,在线为患者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在病区,他们从容面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一切帮助。汗水湿透了防护服里的衣物,黏在身上,感觉不到;口罩在他们的脸颊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也感觉不到……
       外科党支部
       2月7日,洪湖市人民医院开发区病区正式投入使用并开始接诊发热患者,外科党支部书记、普通外科Ⅱ主任谢先才、支部委员彭芳首当其冲,带领全科医务人员集体请战“小汤山”,并许下“本人自愿加入抗击新冠肺炎志愿先锋队,竭尽全力投身到这场光荣的战役中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投入防疫工作,不计得失,不辱使命,不负人民群众性命之托!”的誓言。隔离病房里,一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病情加重,需立即手术,生死抉择下,作为主刀医生的谢先才同志无暇考虑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做好一系列手术准备,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外科支部书记谢先才、内分泌科主任杨进红为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外科支部委员、ICU负责人徐梦,他身行力践,吃喝拉撒全在科室。在全院最危险的地方,总能看到他。会诊危重患者、上呼吸机,还经常风雨无阻的来往于各乡镇卫生院取样,这一份份样本都是与患者最亲密的接触,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与疫情较量。疫情面前,他以医院为家,自1月17日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例开始,他已经连续20余天未曾回家。面临亲人去世,他心系患者,无法回家吊唁;除夕夜,视频里远远的看眼家人,儿子的呼唤让他眼角泪光闪闪,他一脸疲惫,烟熏妆似的黑眼圈顶在脸上,三十多岁,却被大家喊作“徐爹”。他是ICU的主心骨,有了他,大家才有精神,才有了安全感,才更加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战役。
       任何时期,麻醉医生从不缺席;任何时候,他们都默默无闻;任何难关他们都勇于担当。支部党员、麻醉科主任魏巍说:虽然给患者插管如同战场上排雷,随时准备被“炸”,但我们的麻醉师无一人退缩,争先请战!他们奔波于开发区病区、重症医学科二区、手术室内麻醉、重症呼吸支持治疗、院内插管急救,五位一体,攻防兼备!麻醉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厚重的防护下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麻醉师为新冠肺炎患者行气管插管

        门诊党支部
        “如果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医护人员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汗水浸皱了双手。为了方便穿脱隔离服,减少交叉感染,17名支援血防医院医护人员在门诊党支部书记郭望仙的带领下,集体断发明志。作为医院院感专职医务人员,郭望仙、潘芙蓉除了负责全市定点医院感控知识培训任务外,还肩负着定点医院所有感控设施布置。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中,郭望仙同志意外扭伤右脚,但是她忍着疼痛仍然坚守在一线。脚不能走,为了不给团队增加负担,她坐在轮椅上坚持工作,带着一身的疲劳与艰辛,一直坚守在一线。
 
        医技党支部
        在为生命逆行的这条道路上,还有这样一支直面病毒、不畏风险、默默战斗在一线的“侦查尖兵”,他们为新冠阻击战铸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把控所有风险,为诊断提供第一手“情报”,只为更好更快地协助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他们忙碌奔波在医学影像中心、检验科,这里就是他们的战场,医技党支部书记、检验科副主任卢振同志自第一例疑似病人起全天战斗在医院。陈瑶把正月初八的婚期延后,与王瑜芬同志一起主动到一线岗位支援市四人民医院医学检验工作,杨迪同志主动请缨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即使在工作中不慎扭伤腰椎,仍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处理标本,毫无怨言。

       新冠标本处理操作流程的制定,生物安全防护基本操作的组织培训、检验项目的设置、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传输,太多琐碎繁杂的提前准备工作都有待检验科在“新冠标本”进入实验室之前完成,卢振同志就像个“铁人”,带领着全体检验人按照流程处理发热门诊、疑似患者、住院患者的样本检测,不知疲倦的忙碌着。
       支部党员、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杨忠号召全科人员同心抗疫,严阵以待,采取的措施细致稳妥有效,并实时动态调整,科室不论年轻医生还是高资历的医生积极参战,诊断组、技术组做好病人的影像学检查与报告工作,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用“火眼金睛”紧紧盯住病毒,阻击病毒“闯关”。
       都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药剂科负责全院的药品的供应,如果医护是奋勇杀敌的战士,药剂科提供的就是上阵搏杀的枪支弹药了!支部党员、药剂科负责人李杨说,我们坚决不能让战士赤手空拳与病毒肉搏。药剂科在第一时间于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开发区医院等一线设立独立药房,24小时为患者及医生提供坚实的药品保障。

深夜12点,药房工作人员在分装中药配方颗粒
        财务后勤党支部
       你在前方抗疫,我保后方无忧。财务后勤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自愿取消休假,“医务人员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他们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希望能为他们尽可能分担一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财务后勤党支部书记骆俊峰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强调。为了保障临床防护一线用品供应,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动用所有资源争取物资,面对设备有限、人手紧张的情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疫送去及需物资;
       支部党员刘源、袁文在设备副科长刘全胜的带领下二十多天来回奔波多地,运送、调配、发放物资,风雨无阻;
        为减少交叉感染,财务人在疫情号角吹响的那一刻,连夜调试设备,在发热门诊、开发区医院设置专岗,24小时坚守;
        消毒卫生和动力保障,一点也不能马虎,在后勤党支部的带领下组建了消杀小分队定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消杀工作,动力组担负起全院水、电、氧等供应工作;


       营养食堂安排专人、志愿者将一日三餐送至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 
     
        信息化保障助力一线智慧“抗疫”,在信息科副科长童耀红的带领下,在人手不足、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多方筹措,火速实现了开发区医院信息化建设,HIS系统、护理移动系统、呼叫系统、门禁系统等也同步投入使用;       
       为加强出入口管理,站好抗疫前哨岗,保卫科副科长熊杰带领安保人员严把医院出入口,为进出人员检测体温,做好车辆消杀工作,维护就医秩序……
        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洪湖这片红色的沃土,孕育着一群红色的英雄儿女,而洪医人就是这片沃土上孕育的健康使者,代代相传的薪火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洪医人”心中,在这场战“疫”中,他们用坚持、信念驻守自己的岗位,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战士们”一定能用共产党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的精神,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供稿人:
洪湖市人民医院  白熊霞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