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守护世界 我守护你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疫情防控一线何继菲先进事迹

何继菲,女,1981年9月,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2020年在“新冠肺炎”发展蔓延的时候,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公共卫生医师,毅然退掉了回老家看望老人的机票,泪别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承担起整个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院感工作。
2月2日,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随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建的一支国家医疗队,是重庆市第一支整建制进入武汉并以整体接管病区形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队伍。她不负使命,承担院感防控工作,截止到3月12日,实现医疗队管理病区“零院内感染”、“医疗队员零新冠肺炎感染”双零。她被央视新闻、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20200220何继菲给第十二批医护人员培训院感
建章立制,未雨绸缪
此次是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时间紧任务重,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她深知在新的环境,必须先行确定院感流程,不然医护人员就无法进入隔离病房开展工作。
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抵达武汉的第二天,为快速熟悉环境和接管病区情况,第一批进入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房,展开实地勘察。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再到污染区,根据改建病房的实际情况,她迅速制定出符合感控要求的布局流程、三区两通道的设置,对每一道门,每一道防护流程,都仔细推敲、反复实践和优化,做到各区域之间流程不交叉、不污染,最大限度为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提供物理保障,为病区工作打下基础。
院感培训,注重细节
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患者。从2月2日抵达武汉,她便放下行李,第一时间开展感控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医用防护口罩怎么戴、怎么脱,如何检查密合性;穿脱防护服,如何卷边而不污染到内层和接触到外层污染面;摘取护目镜一定要闭眼等细节问题绝不马虎,实行“人人考核过关”原则。每当最后一人完成考核时,已至深夜。在全队医护人员进入梦乡时,她却还要争分夺秒地准备第二天的工作预案。她明白“院感工作是100-1=0的事”,容不得她出现一点纰漏和懈怠,这让她在队员心中有一个“唠叨妈妈”的称号。截止目前共完成培训考核658人次。
细节决定成败,院感并无小事。由于前期物资紧缺,很多防护物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防护物资质量和标准参差不齐,她便根据国内外标准,对每天进出的防护物资质量进行二次把关,共把关5类368件不达标物资,尽全力降低一线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为了让防护不留死角,她同时将驻地的工作人员也纳入防护管理,进行了相关防控知识技能培训。
深入病区,步步为营
作为医疗队院感组组长,她每周进入隔离病区(污染区)对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运用荧光标记法对隔离病房环境物表清洁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录制现场视频指导做好病区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规范病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运用鹅颈式封扎,确保医疗废物转运安全;实行“集中配液”方式,减少因护目镜起雾引起的针刺伤事件发生概率;进入病区还原模拟现场,当起侦探探究防护服刮破暴露原因,进而探索出张贴胶带在病房门锁上,减少刮破机率,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她同时协助队员穿戴防护服,做好个人防护安全指导。认真梳理医用防护口罩佩戴、防护服穿脱工作流程有否纰漏,发现问题并及时优化流程。在潜在污染区她特地配备一名院感监督员,专门指导和帮助医护人员脱摘防护用品,共计指导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2269人次。
科学防控,护佑健康
她既要冲锋在前,也要做好全队医务人员驻地感控管理。她根据驻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驻地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流程,要求队员单间式居住、分餐制用餐,分区乘坐电梯,专梯专用;医务人员返回驻地需要经过“衣物喷洒、换鞋、红外热成像仪测体温、流动水洗手、换口罩”五关监测后,方可进入驻地,确保万无一失。
为保障队员健康安全,她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扫描二维码填报的方式,建立每日健康监测机制,发现异常及时核实,并做好追踪随访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共开展队员健康监测5868人次,对178人次身体不适队员开展追溯;处理发生防护服破损等暴露情况16起。

何继菲、黄凤琪、张亚、李文清
党员先行,勇挑重担
作为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她协助抓好疫情一线的党建工作,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将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发现、培养和锻炼优秀青年队员的“炼金炉”,把优秀队员及时挑选出来、吸纳进来。期间协助火线发展党员11名,观察培养优秀队员第二批拟吸收队员6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义无反顾,主动请战;在物资紧缺人手紧张的防疫一线,她勇挑重担,因地制宜,用严谨细致为最美逆行者们保驾护航,成为他们心中的“守护神”。“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这是她作为党员、作为院感人的承诺,她柔弱肩膀扛起的是家国的重责,眼神透出的是坚定的光芒。(供稿人: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叶倩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