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在抗“疫”战场上接受考验

2020-04-0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在抗“疫”战场上接受考验
走进国药东风总医院疫情期间入党的5名医护人员

——
国药东风总医院抗疫期间先进事迹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以来,国药东风总医院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在党员先锋的引领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到战“疫”一线践初心、经风雨、壮筋骨、纯党性。“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最强音。
       2月6日, 5名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他们中,有的第一时间请战上一线;有的在病区连续工作18个小时;有的隔离期刚结束又立即奔赴岗位。他们,经受住了战“疫”上严峻考验,得到组织和医患的认可。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危难面前不计得失,展现出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刘彦威——
       
我的内心充满力量

刘彦威工作照
       “宣誓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随时准备大干一场。”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后,刘彦威的干劲儿更足了。
       警报!病人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双肺病灶进展!
       感染性疾病科灯火昼夜不息,刘彦威和医护团队为病人健康拼尽全力。收治高峰期,发热隔离病房的病人在70人以上。刘彦威协助科室主任按照最新指南制定救治、防护和隔离流程。坚持参与专家会诊、精准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全力以赴迎战病魔。
       一名重症男性新冠肺炎病人,让刘彦威记忆犹新。这名病人刚收治到病房,病情急转直下,呼吸衰竭、心跳微弱,血压低到测不出。
       “上心电监护,给氧!”“上肾上腺素,上多巴胺!”刘彦威准确掌握病情,快速组织抢救。为了进一步征得病人家属配合,刘彦威没有使用手机,而是选择面对面和家属沟通。从1楼的谈话室到4楼的抢救室,他来来回回跑了7趟。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救治,病人体征慢慢平稳。
       工作千锤百炼,强度按秒行进。每次查房,刘彦威都会详细记录下病人的情况;每次治疗,他都反复斟酌,周密细致;每当病人情况转好,他从心底里兴奋欣慰;每当有病人出院,他亲自护送回家的车。没有正常休假、没有与家人的团聚、更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刘彦威在深夜里收治接诊的病人,清晨又站在隔离病区,每一天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一刻也不敢放松。
       进入3月份,伴随疫情逐渐平稳,刘彦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病人出院后的安排。
       吃素的病人,如何加强蛋白质摄入?血糖高的病人,如何规范使用胰岛素?慢阻肺的病人,如何联系制氧机?心衰的病人,出院后是送到社区还是隔离酒店?刘彦威心细如发,一心装着病人,事无巨细做好安排协调。同时,他向病人公开手机号,随时接听病人来电,充分做好心理安抚疏导,甚至睡梦中还梦见和病人通电话。由他手写的病人情况记录,足足有一拳多高。
       “我是一名医生,救治病人义不容辞;我是一名党员,冲锋在前不辱使命。”刘彦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交出一份新党员的合格答卷。
       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王莹——
       
不告知家人坚守一线

王莹工作照
       “当宣誓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时候,我感到热血沸腾,心里充满了无穷力量,也感受到了铮铮誓言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王莹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年轻医生。对于入党初心,王莹在入党申请书上如是作答:“疫情初期,还没有科室来支援我们,工作强度非常大。我们姜主任一直守在科室,每次最后一个去吃饭;我们护士长连续3天只睡几个小时,晕倒在工作岗位;我们哺乳期的女医生几天扎在一线,硬生生给孩子断了奶……”王莹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她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总在危急和困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着她严格要求自己,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
       在疫情“战场”,每分每秒都不敢懈怠。有些病人不能接受被隔离,曾经有一名男病人,指着王莹质问,凭什么把大家“关起来”,有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治愈他们。王莹一边紧跟上级医生指令治病救人,一边牺牲睡眠时间不遗余力做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共渡难关。
       抚慰病人的同时,王莹也用善意的谎言换得父母心安。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家中独生子女,她的父母忧心忡忡,时刻牵挂着女儿的安危。王莹告诉他们自己不进病房,非常安全。直到父母在报道中看到了王莹的名字,这才知道她一直冲在一线。
       “妈妈和姑姑在家哭了一整天。”王莹说,她一遍遍安慰父母,甚至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们,僵持了半个多月才慢慢获得家人的理解。
       “说不害怕是假话,但我会一直坚持。” 2月19日,王莹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险。”王莹说,抽血排查时,血液半个小时不凝,那一刻她再也绷不住了,大哭了一场。
       所幸王莹患上的并非新冠肺炎。退烧后她返回工作岗位。“科室需要我,病人需要我,我会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努力做的更好。”王莹言语坚定。
       心血管一病区护士长张文梅——
       
“铁娘子”落泪

张文梅工作照
       心血管一病区护士长张文梅,从业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是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
       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以来,张文梅继续坚守在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她也是主动请缨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第一批进入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护士长。
       病房工作是白天黑夜连轴转的“战时”状态。张文梅和其他几位护士长,争分夺秒梳理各项工作流程,合理进行排班,设计传递物品路线,快速周转病人,共同协助科室从“人等床”扭转为“床等人”。
       “大家齐心协力,只想把工作做好。如果以前是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那么当时是忙得一秒都不能停。”在病房,张文梅穿着厚厚的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7个小时。长时间防护隔离,她的汗水蒸发成水珠凝在护目镜上。给病人做穿刺,先甩甩护目镜上的水珠。甩出一条缝,再眯着眼睛做治疗。
       “我的心裂成了两半——一半为你担忧,一半为你骄傲。”白衣战士在前方战斗,他们的家属也在后方默默支持。
       作为2个孩子的母亲,张文梅心中有难以割舍的牵挂。进入病房支援以后,她怕自己成为“传染源”,不能近距离接触家人,难得有见面的机会,也只能远远站着望望。不善言辞的爱人,一直反复叮嘱她注意安全,平安归来。寥寥数语,却深情几许。张文梅哽咽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开始孩子不理解,拼命哭着要抱。到后来,孩子们每次打电话说的都是要把好吃留给妈妈。”张文梅说。也许作为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有种种,然而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母亲的爱,教导孩子成长。
       2月14日,张文梅撤下一线并结束隔离,重新返回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工作。“非典、新冠肺炎我都是第一批进入病房,有一定经验。目前在做科室护理培训、消解病人疑虑,各项工作逐步回归正常。在抢救生命面前,我义无反顾,时刻准备冲锋。”
       感染性疾病科护士胡顺盈——
       
14天消瘦了12斤

胡顺盈工作照
       胡顺盈是一名感染性疾病科护士,身体瘦弱。但就是这个让人看了都禁不住心疼的90后小姑娘,却拥有一颗炽热滚烫,充满爱和责任的心。
       2月6日,胡顺盈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在西苑医院院区,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西苑医院是由国药东风总医院对口支援的兄弟医院,疫情初期,胡顺盈在下班路上,接到去支援西苑医院的电话。当天下午,胡顺盈跟随总医院医疗队来到了西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四病区。
       在隔离四病区,胡顺盈是唯一的一名感染性疾病科护士。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竭尽全力服务病患。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病房、护理站、配药室,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做雾化、吸氧、输液;为病人送饭、递送物资;病人吃完饭,一趟趟搬运清理病区垃圾。小小的身板里面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动力,充分做好病人的每一次生活护理、治疗及心理护理。
       胡顺盈也是病区里,唯一会使用新系统书写护理记录单的专科护士。一个班次的单据,她需要在电脑前一刻不停的操作1个半小时。每一天,都是最晚一个离开岗位。
       “面对疫情,不仅仅是病人,其实医护人员也会有惧怕心理。”作为专科护士,胡顺盈一遍遍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指导穿好防护服,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检查。她还手把手教同事们肺部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搭配。手捧一颗真心,把从各医疗单位来支援的护理人员当作战友,当作亲人,用爱抚平大家的紧张和焦虑。
       精神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胡顺盈在对口支援的第一周,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下班脱下隔离服,工作服全部湿透,发丝直滴水,整个人是虚脱的状态,14天里消瘦了12斤。
       “在与疫情奋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锻炼,业务能力也提高了。” 胡顺盈说,身为一名党员,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消化内科医生朱珠——
       
成为病人的“宽心人”

朱珠工作照
       “我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绝不会在危险面前退缩!”  朱珠是第一批对口支援西苑医院医疗队队员,成为预备党员以来,朱珠进一步提高了对自我的要求。
       朱珠患有慢性鼻炎,第一次带着双层口罩,穿好防护服,不到5分钟眼泪鼻涕一起流。但她克服困难,积极投入工作,紧盯病人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和对治疗的反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为病人完全康复筑牢基础。
       随着疫情加重,3天时间,朱珠所在的病区床位全部收满,如此便意味着医护需要更多的工作时间。从隔离区出来脱下衣服,朱珠成了“大花脸”,眼睑、鼻梁、脸庞,深深嵌着勒痕,甚至硌破了皮肤,贴身的衣服能拧出水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并没有击垮朱珠,她顶着压力持续战斗。
医护人员每一次近距离接触病人,都会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但朱珠总是无比的耐心,她认为,亲切的言语能拉近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她耐心的进行疏导,消除紧张的情绪,取得病人的配合。“一位女性病人极度恐惧,总是哭泣。我们陪她聊天、给她打气。”“一位食管癌术后感染新冠肺炎病人,家人不在身边陪伴,我们想方设法给他加强营养,尽可能多的陪伴他。”

       爱的释放深深地感染了病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相信你。”病人感动的眼神,双手合十的道谢,不断地激励着朱珠。她说,病人的理解和信赖,是支援经历中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恪尽职守抗疫情,一片丹心护健康。这5名新党员是国药东风总医院全体共产党员奋战抗击疫情一线的缩影。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大考中,坚定地走上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考场,在严峻斗争中磨砺初心,在艰苦战疫中百炼成钢,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冲在最前的鲜红旗帜。

       供稿人:国药东风总医院   黄小凡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