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党徽耀战场,初心代代传

2020-04-0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党徽耀战场,初心代代传
 
        新冠肺炎肆掠武汉,1月31日,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及检验科临危受命,快速组建核酸检测团队进入战斗状态,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000余人次,院内采样500余人次,院外采样600余人次。22名战队成员从“60后”一直到“90后”,有中共党员9名、预备党员1名,还有民主党派成员。团队老中青几代人你传我帮他带,将初心写在核酸检测工作中,让党旗党徽闪耀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为武汉保卫战做出了贡献。
湖北省肿瘤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
        60后:老骥伏枥志千里
        “60后”老党员朱毅每天负责采样工作,婆婆在疫情期间病逝,她抹干眼泪,将悲痛隐藏,每天仍然和孙杰、许渊明等老同志一起带领采样人员坚持在第一线。

转运队员许渊明,累了只能小眠一会
院内采样
        曾卫老师是一名农工党员,参加过03年北京抗击非典和08年四川抗震救灾,得知此次核酸检测工作后积极报名。他家住汉口,每天往返武昌参加工作。作为实验室年纪最大的人员,他心态很好,幽默开朗,积极乐观,关心晚辈,积极为实验室的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建议。
        70后:初心无悔尽芳华
        核酸检测结果是抗疫的最重要医学依据,检测标本量多、操作风险高、质控标准严,团队成员的劳动强度、精准度及带来的疲劳度可想而知。战斗打响后,团队成员轮班拼命战斗,经常来不及吃饭就进入实验室,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标本多时战斗至凌晨两三点,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70后”党员胡建华主任、岳君秋主任和郭芳副主任医师勇挑大梁,负责采样、转运到检测的全部工作。
江夏隔离点采样
        胡建华主任已连续工作了36天,没有休息过一天,为第一时间保证样本采集转运、检测试剂配置和数据日报上报的高效运转,他忘记了星期几,每天上班,督促同志们做好防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说,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再苦再累也要带领大家一起打赢这场仗!
       质控是关键、安全大于天,除了身先士卒、披挂上阵外,岳君秋和郭芳两位70后在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事无巨细,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从人员资质与培训、核酸提取操作规范、检测物资日管理到生物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了以可靠的结果支撑临床的管理和诊治。岳君秋主任在公公婆婆双双被确诊住院、自己被隔离时,仍然在家通过视频推进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她说,烟花易冷、刹那芳华,作为党员,能够为党旗增光添彩、为这场战斗贡献绵薄之力,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80后:任劳任怨急先锋
        吴德是80后党员,年纪不大,却是战队中的“带头大哥”。他是紧急组队时第一批自愿报名请战的队员,团队里工作次数最多和最有经验的队员,也是被请教和求助最多的队员。此外,他还负责联系厂家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对及性能验证,在设备到位后培训大家规范使用仪器,在大战中默默奉献,洒下了无数辛勤汗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吴德就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急先锋。 

吴德的耳朵被勒出了红印
       90后:逆行有我更灿烂
       张天铭,中共党员,1992年出生,2018年进入病理科工作,春节本在钟祥休假,第一时间就报名归队。他劝说父母不要担心,随后联系医院开通行证,到处联系回武汉的车辆,在高速路口一等就是5个小时,中途还要换乘,回到住处已经凌晨3点。没有公交,居住在光谷的他只能骑自行车上班,一天大雪,郭芳老师打算安排附近同事替他的岗,他知道后拒绝了,他说,自己是男生,而且本来就是自己的班,可以克服困难,等他顶风冒雪到达实验室时,大家发现他的双手已冻得通红。
       张俊菲也是一名90后,2018年成为病理科一员,广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于2019年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疫情袭来,本来打算回东北老家过年的她及时退掉机票,积极参战。不论是物资的管理与搬运,提取核酸操作还是统计数据管理,她都做的很好,而且主动担当,在自己的岗位中默默发光发热。她的心愿就是能够早日成为一名正式且合格的中共党员。
 
                   作者:湖北省肿瘤医院 罗俊华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