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战“疫”一线,“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2020-04-1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战“疫”一线,“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解孝欣抗疫期间先进事迹报道
2020年2月22日,解孝欣护士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与出院患者合影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已做好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现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请组织接收!” 
       2月1日,在湖北抗疫一线,莒县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解孝欣“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检验自己,早日加入党组织,为打赢防疫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解孝欣早已像党员一样做好了随时冲锋在前的准备。得知医院组建驰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最终顺利入选。 
       “抗疫”二十三天,害怕、从容、劳累、温暖、信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场上,她奔向疫情最前线,与时间赛跑,身穿“战袍”坚守岗位。 
       2月2日,是她抗疫的第一个夜班,从凌晨两点到早晨八点,为了有充分的时间穿好防护服,医疗队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到达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更衣室后,两两一组,一起穿防护服,相互监督,保证穿防护服的质量,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战友的安全。 
       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伙伴,不熟悉的物品,不熟悉的工作流程,更多的危重病人,还有对病毒的恐惧、对高危风险操作的恐惧,大家的心理防线那时是崩溃的。“为了区分每一个人,他们都在防护服上写了名字,防护服的密不透气加上护目镜中凝结的水珠,即便是面对面也很难认出对面是谁。”解孝欣说,防护服上的名字和战斗宣言,既是区分每个人,也是为了鼓励自己。 
       累,很累,非常累,下班双脚都抬不起来了,这是解孝欣的工作日常。 
       在这里她依然如往常一样交接病人,给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原本早晨抽血只是一项基本操作,但是现在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还有两层乳胶手套,动作已经变形了,但是对于操作我们依然不含糊,在完成操作的同时给病人带来最小的痛苦。”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在逐渐日复一日的操作后,她所在的队伍里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在感染防控、病情观察、流程管理、病房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垫上尿不湿后各种行动都比较迟缓,而且为了保证防护效果,各种站立、下蹲、转身、操作幅度都不能过大,防止出现职业暴露。一个班下来身体都僵硬了,护目镜凹槽中已经集满了汗水。”解孝欣说,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并希望这次疫情能尽快过去,前线人员能和家人团聚。 
       “小解,你要加油!”、“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自己!”、“我们等你凯旋归来!”、“小解,你最棒!”每次醒来后手机里轰炸式的消息嗡嗡传来,亲朋好友们的信息一条接着一条,解孝欣很少有时间去逐条回复,但来自家乡的关心给予了她信心和勇气,让她更坚强的战斗下去。 
       “病区的病人当中,有几个当地感染的医护人员,27床的护士最严重,用着高流量氧疗机,看着她喘憋痛苦的模样,自己真是无能为力。”每次看到被感染的医护人员,防护服内的解孝欣强忍着泪水,细心地护理、安慰着这些英雄们。 
       “每次在电梯或走廊上碰到当地的人,他们都会说谢谢你们来支援我们,谢谢山东,你们辛苦了。”她到达湖北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和温暖。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湖北。” 
       在重症监护病房,透过厚厚的防护服,看到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和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感激之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医护人员的每一步,都是在努力赢得这场战疫。对于所有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这场战疫还在继续。

       供稿人:莒县人民医院   徐德晓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